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

學期心得分享



這學期上了場域應用與服務學習的課,見識到了許多不同領域相關的知識,令人覺得收穫豐富。
像是學期初的油症紀錄片談到食物安全的問題,主要是紀錄一群已是較為弱勢的盲症患者,卻不幸吃上受感染的米糠油,且這個病無法完全根治,外貌以及許多疾病都會因此而得到,然而再當時,因為公共環境衛生與社會福利制度發展並不健全,所以使得患者孤立無援,飽受病魔摧殘之苦,藉此紀錄片隱喻食物加工等相關問題,令我得到許多省思,一套標準化的流程並且備有生產履歷,有問題才可以追溯源頭。
之後除了食物外,更延伸的探討關於環境保護的問題,並不是人們現今似乎日常生活無虞就事不關己般,畢竟地球就如同一個大村莊,所有的生物與棲地生存環境都是共存共榮的,牽一髮而動全身,當食物生態鏈崩毀,我想人們也不可能獨善其身,到頭來還是會自食惡果的。
某一週,是請來講者來訴說關於人們的與眾不同,之後更深入探討關於自閉症,講者以大腦結構如何分工合作為起頭,以生動活潑的方式教導我們認識大腦各個協調區如何分配,幫助我們快速記憶,接下來介紹各種身心障礙不同的病徵,詳細的講解使我們更加明瞭,也更有包容心能夠接受他們一起融入這個社會生活中,畢竟,除了一些些的與眾不同,他們也是人的一份子!而且也因此,他們往往比許多人更認真更專注的做任何事情,甚至因為他的某方面大腦的功能較差,他往往可能具有其他的天賦異稟,他們的某一方面領域可能表現超乎常人,在那個領域中將會有輝煌的成績,而不可先天性的就否定每個人的價值。
而在將範圍縮小到台灣,曾有次邀請來至澎湖的講者,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吳先生描述他們互助的社會,如果你是捕魚的,可以丟一條魚進來,而我也會想辦法贈送我家栽培的蔬菜至你手上,我擁有的,就會多分你一點,你欠缺的,也會想盡辦法幫你補齊,自發性的形成一個小型交流圈,但也因此,每個人都得溫飽,不像現今的貨幣社會,一分錢一分貨,一切都有既定的規則,也不能隨遇而安的過生活,不認真打拚,就賺不到基本的房租生活開銷,長久以來也讓我們只為明日生活做努力,生活中只剩下金錢的多寡,聽著吳先生的描述,內心中十分欣羨,
若能把生活中的節奏放慢,每日只需種種菜或者撈點魚,其餘的時間,完全可以用在自己喜愛的休閒生活上,每日可與大自然為伍,沐浴在陽光下漫步,這種情境,不只出現在書中的詩篇嗎?這就令我想到古時老子所倡導的:故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,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。」有困難者互相幫助,有什麼突然變故,也不會孤苦無依,書中所描述的大同社會,令人嚮往,然而在現今的社會中,能如此實現嗎?觀看當今的共產社會,北韓可謂其代表,秉持著社會資源平均分配的結果,所造成糧食產量不足,連基本溫飽都成問題,秉持著人性,能夠達到均富的社會嗎?我想在這人口爆炸的時代,是十分困難的。
總之,如果人人都能為大家甚至整個地球整個環境著想,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守護這個屬於你我的家園,遏止一切會破壞環境的活動,倡導不會影響到其他生態平衡的科技產品,我想:我們的地球將可以永續生存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